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
★
★
• 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(一般低于93%),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,应及时带老人就诊。
• 对于儿童,如果血氧低于90%,同时有咳嗽、呼吸困难、不能喝奶、嗜睡、神志不清、抽搐等情况,需要呼叫急救。
• 积极地应对静默型低氧血症的办法,是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,及时发现低氧血症,低氧血症是非常危险的,需要立即吸氧。在120来前,如果家里有制氧机,可立即吸氧,如果没有吸氧条件,可采取俯卧位,同时进行深呼吸。
居家老年人“阳”后,如果伴随着一些基础疾病,家人应该如何护理?近日,不少专家也在提醒,警惕老年人“沉默性缺氧”。什么是“沉默性缺氧”?一旦家中老人发生沉默性缺氧,在120来前,应该如何做好急救?家中应不应该配备血氧仪?12月25日,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委会理事陈骏。
陈骏
封面新闻:什么叫做“沉默性缺氧”?
陈骏:人体的肺部主要执行维持生命的气体交换任务,吸气时为全身每个细胞提供氧气,呼气时清除二氧化碳。当血液成分不足(贫血)或血液中氧含量低(低氧血症)都可导致组织供氧不够,这就是缺氧。
缺氧时,通常呼吸频率会增加以提高吸入气体量,这也是身体发出的一种“警报”。但也存在一种情况,即机体血氧含量已经下降,却没有同时发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信号。这种“悄然无声”的缺氧就是“隐形缺氧”,也称为“沉默性缺氧(silent hypoxia)”。
封面新闻:老年人怎么判断“沉默性缺氧”?在120来前,如何自救?
陈骏:在家中,通过指脉血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识别“沉默性缺氧”经济有效的选择。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(一般低于93%),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,应及时带老人就诊。
除此之外,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皮肤变色(变红或变紫)、出现发绀(嘴唇颜色从自然色调变为蓝色或紫色),以及耐力下降(轻度体力工作、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层楼,就会大量出汗或气短)等方式识别“沉默性缺氧”的发生。
积极应对静默型低氧血症的办法,是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,及时发现低氧血症,低氧血症是非常危险的,需要立即吸氧。在120来前,如果家里有制氧机,可立即吸氧,如果没有吸氧条件,可采取俯卧位,同时进行深呼吸。
封面新闻:血氧仪有什么作用?
陈骏:血氧仪也称脉氧仪,是用于监测患者的脉搏、血氧饱和度(spo2)、血流灌注指数等指标的医疗器械,血氧仪有台式、腕式、手持式、指尖式等,用于监测外周的血氧浓度很方便,有慢性呼吸功能问题的患者也可用于自我管理。
血氧仪
封面新闻:哪些人群需要用到血氧仪?
陈骏:重型/危重型新冠的高危人群包括:
(1)> 60 岁的老年人;(2)有心脑血管疾病(含高血压)、慢性肺部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肝脏、肾脏疾病、肿瘤等基础疾病者;(3)免疫功能缺陷(如艾滋病患者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);(4)肥胖(体质量指数 ≥ 30);(5)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(孕 28 周到产后一周);(6)重度吸烟者。
针对以上这些高危人群,建议居家配备血氧仪。
封面新闻:目前居家康复的新冠病人,有没有必要在家准备一台血氧仪?
陈骏:血氧仪还是可以购买的,特别对老人和小孩,发病后监测血氧非常重要,即使是年轻人,监测血氧对病情也能做到心里有数。所以可能的话,买一个备着是值得的。
封面新闻:居家老年群体有没有必要准备血氧仪?
陈骏: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,是发生重症新冠的高危人群,建议准备血氧仪,及时检测自己的血氧饱和度。
封面新闻:如果家庭自测血氧饱和度,数值在哪个区间是正常的、哪个区间是不正常的,需要立即就医?
陈骏:who对血氧仪的使用的建议是:
1、对于有高危风险的人群,每天检查两次血氧来跟医生沟通。
2、根据使用说明来操作。
3、如果血氧低于90%,需要呼叫急救。
4、如果血氧在90-94%,跟医护工作者联系询问如何处理。
5、对于儿童,如果血氧低于90%,同时有咳嗽、呼吸困难、不能喝奶、嗜睡、神志不清、抽搐等情况,需要呼叫急救。
2021年英国医学杂志(bmj)有新冠居家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导指出:普通健康者脉氧正常值为94%~98%,新冠时如指脉氧≤92%提示病情严重,需要紧急就医;93%~94%提示病情中等,需要进一步评估,可到社区诊所就诊。
中国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版)》中指出,静息状态下,吸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3%可以判断为重症新冠。
血氧饱和度正常也不代表不用去医院,因为它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已。如果有呼吸困难等不适,仍然需要及时就医。另外,如果短时间内有比较大的波动,比如你之前测的是99%,现在突然变化到94%,也建议及时就医。
评论 5
初夏691044 2022-12-29 发表于四川
加强防疫
汐止 2022-12-28 发表于四川
危险
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2-12-26 发表于四川
健康第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