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杨梦祺 宋浩征
“玉,石之美也。”中华民族对玉的喜爱,最早可上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。
《周礼·春秋·大宗伯》中记载:“以玉作六器,礼天地四方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中敦敦教诲:“玉不琢,不成器。”还有俗语里的“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”。
玉,其本源不过是一种美丽的矿石,抑或是石头的一种。但“玉”这一事物,被中华民族赋予着独特美好的寓意,玉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从早期作为祭祀所用的重要礼器,到后来被当作权力身份的象征,又随着岁月流逝走进寻常百姓家,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饰品,与此衍生的还有自成一派的玉雕艺术文化。玉的数千年岁月历程,清晰地描绘出玉文化的发展脉络。
如果将时间拨回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,站在金沙遗址巨大的祭祀区中,就能看到周围密布的玉器。
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兽首饰玉璋。
有的五彩斑斓、美丽至极;有的造型独特、小巧精致;有的雕刻着繁复的纹路,记录下难解的古蜀密语。
细细观之,能从数量众多、形态各异的玉器中,找到这篇文章中的主角——玉璋。
玉璋,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。东汉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写道:“璋,剡上为圭,半圭为璋。”
根据记载所述,玉璋指一种从纵向分成两半的玉器,形状像半个圭。在金沙遗址中,出土了200多件玉璋,数量之庞大,比全国其他遗址或地方出土的玉璋数量的总和还多。
再回到2018年,人们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中,能看见这些玉璋被摆放在玻璃橱窗中。
人们驻足在展柜前欣赏赞叹时,疑问从未停止过:为何玉璋会如此大规模地出现在金沙遗址的祭祀区中?在古蜀文明中,它们充当着怎样的角色?金沙文明逐渐衰落后,它们又走向了何方?
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平首玉璋。
以蜀地为介,扬玉璋之文化
璋,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,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,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玉璋。
龙山文化,泛指黄河中、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,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。
如果从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玉玦算起,那么,中国制造玉器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七八千年。
到了龙山文化时期,制玉水平有了很大改进。同时,在新石器时代,玉成为沟通天地的使者,其作用不言而喻。
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肩扛象牙纹玉璋。
但是,真正将玉器融入国家礼乐体系,还是在夏商时期。
当时,中原王朝的国家制度逐渐形成体系,社会形态发生剧烈改变,王权与军权开始挑战巫觋神权,并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的核心构成。
夏商时期的玉器,显然是吸收了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精髓,但又与时代变化互相同行,以此形成了以兵器仪仗类为主的玉礼器群。
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,其中出土的大量玉礼器,与大型宫殿建筑前的出现大体同步。
“璋是起源于山东的龙山文化,然后在二里头文化成为核心的礼器。”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员、副馆长王方说。
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小型玉璋。
二里头文化,从时间上来看,晚于龙山文化。
位于河南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,不仅一直是被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,更是被学界初步确认为是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。
在二里头遗址中,曾出土过一件玉璋,青灰色,通体磨光,光洁鉴人。柄与器身一侧各钻一圆孔,两面磨刀刃,刃微凹,两阑(柄与身交接处)出扉牙,长54厘米。
曾在龙山文化时期出土过的玉器,又以类似的形态出现在夏代的都城中。
由此看来,夏商时期承接了新石器时期的玉文化,并使玉璋成为在祭祀、朝会、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。
龙山文化也好,二里头文化也好,两者都属于中原文化的不同时期。从地区来说,作为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,它们似乎与长江上游的古蜀文明,有着千山万水之隔。
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。
令人感到奇妙的是,玉璋的使用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,商灭夏以后,玉璋不那么常见了。
在蜀地,玉璋大量出现在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的祭祀区中。而金沙文化,已经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古蜀文化了。
这意味着,当玉璋在中原各地逐渐衰落时,正是其在古蜀国的“黄金时期”。
“玉璋,实际上是随着二里头文化的西迁,来到四川盆地的。它对四川本地土著的文化观念以及精神观念,产生了密切相关的影响。从三星堆文化时期开始,一直发展到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时期,玉璋在祭祀系统里仍被沿用且数量庞大。”
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涂朱玉璋。
在王方看来,从金沙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玉璋的数量来说,不仅超过了全国玉璋发现数量的总和,更是表示了夏商时期对玉璋的文化寓意,到蜀地后被不断地发扬光大,并且蓬勃发展着。
“与此同时,玉璋又通过四川盆地,向南、西南、华南地区辐射,最后传到了广东,甚至到了越南。我们在越南发现了和三星堆、金沙遗址非常相似的玉璋。这说明,玉璋是个关键性的器物,也是一种祭祀的礼器。它的辐射,通过四川盆地作为一个中介,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。”王方评价道。
由此看来,玉璋之所以出土的地域范围在各种礼制性玉器中是最广泛的,与古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以玉作六器,以赤璋礼南方
质地纯净、细腻的商周兽首阑玉璋,阑部的装饰极为复杂,横视则为一卧伏状的动物形象。
泛红的商周肩扛象牙纹人形纹玉璋,两面刻有两组图案,每组图案由一向右侧跪坐的人像、两道折曲纹、三道直线纹组成。
在金沙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玉璋中,不乏制作精良、造型独特的代表。从以上两件玉器中,只能窥得3000多年前神秘的古蜀文化的一隅。
发源于龙山文化的玉璋,来到千里之外的蜀地,并在此地被发扬壮大。让人不得不好奇,在古蜀国中,玉璋到底被赋予了怎样至高无上的地位?它在金沙遗址祭祀区中的大量出现,又有着怎样的含义?
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出土的玉璋。
《周礼》记载,玉璋与玉璧、玉琮、玉圭、玉琥、玉璜一同并称为“六器”,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。
《周礼·春秋·大宗伯》中写道:“以玉作六器,礼天地四方。以苍璧礼天,以黄琮礼地,以青圭礼东方,以赤璋礼南方,以白琥礼西方,以玄璜礼北方。”
在《周礼》的记载中,玉璋又分为赤璋、大璋、中璋、边璋、牙璋,一共5种。每一种玉璋,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作用。
如赤璋,是用于礼南方之神。赤色即朱色,在古时,因为南方天气炎热,其被视作南方之色,象征火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赤,南方色也。”
玉璋除了用作六器,是祭天、拜日、祈年等的礼器外,还是权力和尊贵社会地位的象征。
《周礼·考工记》中有“谷圭七寸,天子以聘女,大璋亦如之,诸侯以聘女”的记载。
可见,当时玉璋还用作与嫁娶礼仪中,是诸侯娶亲结婚,或与某女子订婚所用的凭证。
《周礼·考工记》还写道:“大璋,中璋九寸,边璋七寸,射四寸,天子以巡守。”
以此来看,玉璋还是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。
根据古籍所载,祭祀时,大山川用大璋,中山川用中璋,小山川用边璋。所祭的如果是山,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;如果是川,礼毕就将玉璋投到河里。
除此外,牙璋是古代兵家用作征信之器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中有载:“牙璋……以起军旅,以治兵守。”
当时,牙璋的作用可能如同后来的虎符一般,是国家或主帅调动、治理军队时的信物。
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出土的玉璋。
到了后世,还有“生儿弄璋”、“生女弄瓦”的说法。
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中说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,载衣之裳,载弄之璋。”
早在周朝,就称生男孩为“弄璋”,祝贺人家生男就称为“弄璋之喜”。
也许是因为玉璋所代表的崇高地位,所以在“重男轻女”思想笼罩下的古代,用此来表示生下男子。
不管是作为“六器”之一,还是权利的象征,抑或是兵家的信物,古籍中对玉璋的记载,可谓不胜枚举。
但值得思考的是,当下人们所认为的玉璋,是不是数千年前古人所称的玉璋?
王方直言,这还有待商榷。“璋这种东西在古代文献里面记载的比较多,我们今天称的玉璋,是不是古代文献里面记载的玉璋?这个很难说。不能仅仅用古籍记载中的文字,来对应考古发掘,只能说作为参考。”
王方补充说,还有学者讨论,这个璋的形状像花瓣一样,有可能是植物的象征或者是山川的象征。“它的含义有许多种,但是都没有定义。”
也许,玉璋的存在之所以如此迷人和奥秘,正是因为那些扑朔迷离的历史细节,和至今无法解开的古蜀密语,成为无数考古学者竞相追逐的对象。
对那些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,在展柜前久久不肯离去的观众而言,吸引他们的,是玉璋精美独特的外观造型,也是玉璋背后所承载的古蜀文明。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评论 1
北城痞子 2018-07-27
气息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