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郑光福
双水碾街道辖地很小,位于成都北门川陕大道驷马桥至三环路立交桥的左侧,古时属于成都县管辖。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唐代诗人刘禹锡这名句用在此恰到好处。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,东汉时,道教创始人张陵便在这一带活动,山有升仙山,水有升仙水,桥有升仙桥。
双水碾街道辖地很古。说它古,第一是有3000多年前的蜀中祭台羊子山土台遗址,位于川陕大道出驷马桥的左侧,是大小两座山,俗称羊子山,后人也称升仙山,也有叫扬子山的。1952年至1956年烧砖取泥时,土台1400多万块泥制土古砖被制作成现代火砖而被毁掉。
这大小两座升仙山,在烧砖时先后发现出土古墓211座,有开明王朝至明清的古墓,还有新石器时代人工打磨制成的五块石器工具。铁器、玉器、漆器、青铜器,均在这里一一被发现。杜宇建的成都古城在荆竹村将军碑村处出现,古老的升仙桥即驷马桥和古老的水碾,也在沙河上被发现。农耕之地的荆竹坝、农家建的方家粮仓、廖家丝房、陈家花园等乡村竹林,农耕院落等,也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,然后消失。
双水碾街道辖地,我很熟悉。1976年,我从金牛区院山中学调到金牛区图书馆,担负金牛区内出土文物的保护宣传工作。那时,我就知道青龙公社有个双水碾大队,后称青龙乡双水碾村。几经调整,2003年起,双水碾村的农户便全部农转非了,2004年正式成立了双水碾街道办事处。
这片农耕之地,原来全是田坝,无高楼大厦,只有顺河两岸形成的成片稼禾。因工作关系,那时,我多次考察过驷马桥、羊子山土台遗址、双水碾碾址、将军碑和荆竹村地名的由来。1991年,此地划归成华区管辖,已是“老成都”、老记者的我,依旧在双水碾地带走访。所以,村街领导、乡亲街坊,我都熟悉。
双水碾是有水的地方,位于成都城北几条河流之间。水流来自何处,读史书至此,才忽然明白过来: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道出了自然界是变化的。双水碾的水,先前来自升仙山,所以叫它升仙水,驷马桥慢慢地也被叫成升仙桥。难道升仙山早在西汉年间,甚至更早就有民间道教信教者在此山修道?
读史书后,才了解到,张道陵曾来这山上修炼,此山从此成为道教的山,山中流出的水自然也称升仙水了。是的,沾仙的地名,在古成都城北双水碾村很多,直到今天,双水碾街道办辖地一带及周边沾“仙”的地名故事依旧在流传。如升仙湖、升仙湖地铁站、洞子口、升仙桥、赤虎桥等。
《成都市金牛区地名册》上说:“双水碾在两条溪水汇合处,所以叫双水碾。”两条溪水被认定是从上游不远处的洞子口流经而来的。其实,唐朝以前,双水碾的水源是升仙山即今凤凰山上游流来的“三股水”之中间的那股水。
双水碾街道辖区很小、很古,能反映蜀地成都的古今风光。
【“时光”文学栏目征稿启事】
讲真实故事,自己的,他人的,都可。字数控制在1500字内,原创首发。面向四川省内征稿。勿用附件,标题务必注明“时光”。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《宽窄巷》副刊选用。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、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、卡号、身份证号码、电话号码。投稿信箱:huaxifukan@qq.com。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