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闻记者 仲伟
遥闻爆竹知更岁,偶见梅花觉已春。
年味,是中国人复杂感情的融合与交织。传统的仪式里,传递着万家团圆的温情。
年年过春节,岁岁办年货。如今,传统意义上的年货正在悄然发生改变,数码家电、家用汽车、休闲旅游都被列入年货“清单”。而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,年货或许就是一桌难得吃上的好菜。无论如何,备年货,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丰硕期望,如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说:“小民虽贫者,亦须新洁衣服,把酒相酬尔。”
戊戌到尾,己亥渐近。今日起,封面新闻、华西都市报特别推出“年货里的中国味”系列报道,通过更多精彩文本和视频故事,带领大家一起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“年货变迁史”,触摸渐行渐远的“年货故事”,重拾那些浓浓的年味。
上世纪70年代
关键词:凭票购货、劳动布、喇叭裤
1979年岁尾,成都东通顺街的董思贤盘算着一大家的团年,兄弟姊妹4人,他是老大。列个单子:10斤猪头1个,4元;五花肉6斤,4.8元;糖2斤,1元;给父母做4套新衣服,6元;鞭炮、散酒、烟、瓜子、糖果等,约10.6元。合计26.4元,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那时董思贤的工资才27块5毛。
兄弟姊妹,每家分工,一人买几样。因为是凭票购货,买个猪头都得去供销社排队。而像五花肉这样精贵的货,还得找找关系。
电影《青红》中,身穿喇叭裤、头戴蛤蟆镜的青年
上世纪70年代末,农村流行“劳动布”,城里流行“喇叭裤”。在农村,过年能扯上劳动布做衣服,也是很幸福的。
姑娘们为了好看,会把劳动布放到开水里烫,目的就是要让布料掉色,变成浅蓝色。用烫过的布料做成衣服后,再把没有烫过的布料剪成方方正正的补丁,缝在裤子的膝盖和屁股上,一是为了美,二是为了耐穿。
“在城里,要过年了,都兴扯身新衣服。那时商店卖的成衣非常少,主要是藏蓝色的军装或4个兜的中山装。大多拿上布票扯布,涤纶、灯芯绒是大众衣料,买好请裁缝打衣服。而喇叭裤也悄然流行,城里的小伙子都爱穿。”董思贤说,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时代,喇叭裤代表着时髦和前卫。
喇叭裤,也叫喇叭口裤。陈煜编著的《中国生活记忆》里如此描述:这是一种立裆短,臀低腰短裆,紧裹屁股;裤腿上窄下宽,部和大腿部剪裁紧瘦合体,而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,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。裤长一般盖住鞋跟,走起路来,兼有扫地的功能。
喇叭裤将人臀部与腿部的曲线,清晰地勾勒出来,成为女性魅力的直接展现,加上厚厚的鞋底,让女性看上去越发的纤细、苗条。并有高高在上,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。
上世纪80年代
关键词:肉蛋、电视、“老三件”
乘着改革的春风,百姓的幸福感在增强。
进入上世纪80年代,为了让全国人民过好8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,1980年1月18日,商业部下发通知,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,最好是“就地收购、就地屠宰、就地销售”。紧接着,国务院下达文件,允许“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”……
而在两年前的1978年11月27日,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在当天的《人民日报》上看到一则教人科学养猪的新闻,感慨:“气候要变了!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他们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早冬,感觉到了季节和时代的变迁。
80年代:果子、酒、蛋糕是送礼老三样
1984年,美国《时代周刊》有一期封面是一位中国年轻人拿着可乐站在长城上,封面标题是《中国的新面孔》。这一年,中国开始了城市体制改革,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广告牌,出现可口可乐,出现越来越多的个体户、民营企业,越来越多的商品和年货……
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,物资丰富了,人们手里有了一些钱,吃饭、穿衣不再愁。除夕时,一大家围坐在大圆桌前吃年夜饭,桌上摆得满满当当,鸡鸭鱼肉都全了。但压轴出场的还是春晚,正式开办于1983年的央视春晚,涵盖小品、歌曲、歌舞、杂技、魔术、戏曲、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,极大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,《难忘今宵》也通过电视家喻户晓。所以节前“抢购”电视,算是一道年节风景,熊猫、金星、牡丹、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,成为抢手货。
80年代选购电视的场景
1985年,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,超过了美国,仅次于日本,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大国。但由于中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、价格、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,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,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.2台和0.8台。
与此同时,年货的文化味渐浓,以前作为礼品的暖瓶、脸盆、枕巾、台布问津者日少,明信片、贺年片、挂历流行起来。但最显身家的还是“老三件”:手表、自行车、收录机。
燕舞收录机
1987年,电视上播出了一段家喻户晓的“燕舞”收录机广告:一个戴墨镜的摩登青年从屏幕中间冒出,喊出一句“哇!燕舞收录机!”然后便载歌载舞起来:“燕舞,燕舞,一曲歌来一片情……”那时的街头,提个收录机、穿着喇叭裤的青年,比今天时髦的小姐姐们回头率还要高。
今年刚满50岁的张秋说,1987年春节,他们家买了一台收录机,全家老少高兴得不行,拿到院子里放起,“邻居家的小青年都来凑热闹,有的还跳起了刚刚流行起来的霹雳舞。”
到上世纪80年代末,百姓家里的“三大件”已经有了质的飞跃,变成了“彩电、冰箱、单缸洗衣机”。
普通百姓买电器最“潮”
上世纪90年代
关键词:洋快餐、bb机、vcd
1990年10月,麦当劳在深圳开出中国大陆第一家快餐店。匆忙开店,是因为比它早进来三年的肯德基早已赚得钵满盆满了。中国人甚至在过年时候都选择去尝尝“洋快餐”。
在中国,曾经让人们无限憧憬的90年代,就这样出乎预料地展露出全民商业化的面貌。甚至有歌谣唱道:“摆个小摊,胜过当官;喇叭一响,不做县长!”人们变得越来越实际,如何发财致富享受生活,成为了一个公开的话题。台湾歌手邓丽君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流行偶像,港台“四大天王”的歌声高频率地出现在磁带里,海报、明信片成为宣传的媒介。
“吃”依然还是年货的主角,年夜饭的餐桌上,鸡鸭鱼肉已属平常。蒸年糕、写春联也还保留着年味,但照相机、vcd、bb机刷新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。
1991年春节,家住成都油篓街的张胜利,一大家吃完团年饭后,最爱逛青年路,因为那里有家照相馆。一大家子依次照相,老板说,他用的是当下最新的柯达胶卷。
1990年、1996年,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,柯达位居第4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四川一二线城市街头,随处可见打着黄底红字的柯达冲印店,胶卷则是里面最抢手的商品。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过年时买上一个柯达的彩色胶卷,相当于置办必须的年货。
90年代:时尚人群买柯达胶卷
1993年,成都太升南路,要是谁手握一块“砖头”,并拉长天线说:“喂喂喂”,大家立即惊呼:大哥大!仔细看这位超哥,必是西装革履,或者戴一幅墨镜,标准的影星万梓良打扮。初时的“大哥大”,公开价格20000元,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可能买得到。
玩大哥大的毕竟是小众人群,是奢侈品,玩bb机才是大众风向。1996年上映的大片《甜蜜蜜》中,初到香港的黎明看到张曼玉有一部bb机时,不由得大叫起来:“哇,bb机啊,bb机你也有,你真行! ”
流行于90年代的bp机
电影就是流行风向标,过年了,凑点钱,腰杆上也别一个。成都市民周星,花一千多块买了一台松下的数字机,“配条银链子别在腰间,走路感觉都带风的。”到1997年,成都已有50多家寻呼台、5000多家寻呼机销售店,从业者上万。鼎盛时期,成都寻呼用户近200万。
数码时代的来临迅疾如风,从1996年开始,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,销量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6年600多万台,1997年销售达到1000万台。只用了短短5年,vcd影碟机累计销售已有5000万台,并催生了爱多、步步高、新科等国内响当当的品牌。
风靡一时的vcd
所以,年货又多了一个选择:vcd。应运而生的租碟店,也让很多人以此养家糊口。偶像剧从此走进大众生活,二十年不衰,进而催生了生活中最慵懒的一个词:宅。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